2013年4月7日星期日

很像鸡蛋糕の法式海绵小蛋糕


很久都没有回“家”了,所以时间就这么停顿在那 —— 去年的十一月,感觉好遥远。也对啦,毕竟隔了几个月了。我这个坏孩子终于想要回家报平安了。
这是孟老师的法式海绵蛋糕。这款蛋糕特别之处就是除了蛋之外,完全没有加一丁点的液体,包括水,油及牛奶。
因为没有其他的液体,所以蛋糕体很绵密,蛋味也比较突出,就像小时候喜欢吃的鸡蛋糕。可是宅女妹不喜欢,她说蛋味太重啦!
所以说味道是很个人的,你喜欢的别人未必喜欢,完全是跟着感觉走。



法式海绵小蛋糕
自《孟老师的100道小蛋糕》pg.89

A:
蛋黄 40g(大约2个)
细砂糖 15g
香草精 半小匙
低筋面粉 30g
玉米粉 20g

B:
蛋白 60g
细砂糖 30g

1)蛋黄加细砂糖(A)及香草精用打蛋器搅拌均匀。
2)蛋白及细砂糖(B)用搅拌机打至九分发。(与戚风蛋糕的蛋白打发状态相同)
3)将1/3的打发蛋白拌入蛋黄糊中,用打蛋器稍微拌合。
4)加入剩余的蛋白,轻轻地从底部刮起拌均。
5)同时筛入低筋面粉及玉米粉,继续用橡皮刮刀将粉料压入蛋白内,拌合成均匀的面糊。
6)将面糊装入纸模内,并放入已预热180°C的烤箱,烘烤约20~25分钟。






2012年11月25日星期日

乔治市半日游 ~ 魔镜系列街头壁画

听说好多人,要等很久、听说很热、听说。。。因为听说,所以我迟迟都没有行动。
这次因为两个小瓜难得放假来槟城,而我实在想不出要到哪里玩,所以就选择了我很想去看的〈乔治市魔镜系列~街头壁画〉。
因为临时决定,没能做好功课,再加上我这个路痴驾车,所以就只选几个比较集中及有名的画而已。(其实还有个原因啦!就是睡迟了,到槟岛时很晒了,怕热的我就快要溶化了。)

“追风小子” 坐落在Lebuh Ah Quee (E5.415351, N100.338891)
就在“追风小子”旁,拉着恐龙的小孩
在Lebuh Armenian的 “姐弟共骑” (E5.414684, N100.338237)
跟“姐妹共骑”同一条街的“十四号生活馆”

看了“姐妹共骑”,再往上走就会看到十四号生活馆。里头有各种的手工艺品出售,也有一些很少看到或已绝迹的收藏品。最最特别的是门口旁坐着一位弹琴的老伯伯。他弹的琴很特别,叫大正琴。




很怀念的巴士车票
在Lebuh Cannon (邱公司附近)的“爬墙小孩” (E5.41479, N100.336488)

如果下次要看画,我个人觉得在附近的脚踏车出租店租辆脚踏车来骑会比较好,至少不必担心找不到车位,又可以仔细的了解与欣赏老槟城的风景,感受不一样的文化。



View Street Art of George Town, Penang in a larger map

2012年10月15日星期一

圆圆的咖啡猫舌饼干


某个心血来潮,又特别勤力的上午,决定把用剩的蛋白烘些小饼干来享受一下,就选了这道猫舌饼干。它原来的形状,应该是长的,像舌头一样。可是我偏爱圆形,就像记忆中的鸡蛋饼,再加上喜欢咖啡的我加入了些许的咖啡粉,所以就把它变成了圆圆的咖啡猫舌饼干。请别误会它是咖啡猫Garfield 哦!
猫舌饼干真的很像鸡蛋饼,都是脆脆的,咬下去卡兹卡兹作响。如配上一杯红茶,就是一个很好的下午茶点心了。



















猫舌饼干

无盐奶油 60g
糖粉 45g
盐 一小撮
低筋面粉 60g (过筛)
蛋白 2个
即溶咖啡 一小匙

1)将烤箱预热至160°C
2)回温的无盐奶油切小块用打蛋器打至软化
3)将糖粉加入打发至乏白呈现蓬松状态(打蛋器拿起时尾端呈现角状)
4)把即溶咖啡加入
5)蛋白分四、五次加入奶油中,每一次都要确实搅拌均匀才继续加蛋液
6)将过筛的低筋面粉分两次加入,以按压的方式混合至没有粉粒
7)以一小匙面糊一个圆点整齐的排列在烤盘上
8)用160°C烤10分钟至饼干边缘上色后,用120°C再烘烤10-15分钟
9)出炉后让饼干在烤盘上直接放凉就会变脆,或是关火后让饼干在烤箱中自然放到凉

食谱取自Carol的《烘焙新手必备的第一本书》pg.96
猫舌饼干的制作参考这里



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